Search


【小學生活適應與展望(一)】/ 彭菊仙

昨天是第二度到孩子的學校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小學生活適應與展望(一)】/ 彭菊仙

昨天是第二度到孩子的學校,與小一新鮮人家長分享【小學生活適應與展望】,有不少家長希望我能把演講內容整理在臉書上,但內容很多,我需分段來和把拔馬麻們分享喔!

◎先來展望,再來談適應:六年之後踏出這個校門,你期望看到的孩子是什麼樣子?好的成績?才華橫溢?

孩子每踏入一個階段,代表的是他距離「和我們分離、自我獨立」愈來愈靠近!
也就是他需要在「照顧好自己、獨立自主、擁有生活與生存能力」這些事情上愈來愈讓我們---放心!

是的,小學六年,我們期望養成一個「讓我們放心」的孩子!

坦白而言,大部分的父母很容易把焦點放在「學科成績與分數」之上,也有很多父母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會「耿耿於懷於孩子差幾分就能滿分」的問題!
這是重視分數是東方父母自古以來不可能放下的包袱,但說實在的,六年後踏出這個校園時,確實有比這個更重要的願景。

但,更重要的目標,是期望能看到一個這樣的孩子----

1在生活上能照顧好自己
2獨立負責任
3.能掌握到學習方法
4.有學習熱忱
5.有榮譽心、進取心
6.能與人和諧相處、分工合作

◎我自己曾犯下的錯誤---
1.先注重學業表現與知識吸取
2.生活的安排太過忙碌匆促
當孩子進小學前,我最關心的是,孩子的注音符號會不會?除了學校課程之外,要安排多少才藝與學科的補強?需不需要提前學習更深更難的數學語文課程?

跟我一樣思維的父母,最後都會面臨一個很糟糕的結果:
孩子還來不及把小一生活安排好、適應好,就天天得像大老闆一樣跑攤趕行程,上完鋼琴課,上數學課,上玩數學課上科學課,然後,沒有充裕的時間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來完成最基本的課業。

這造成的結果是,往往要入睡前,沒有時間好好整理書包,沒有辦法想清楚要攜帶的作業與用品,有時候隨便整理一下,有時候竟然是媽媽為他操刀,連自己帶了什麼都不知道。

到了一年級結束,孩子連自己的書包都整理不好,這不打緊,更嚴重的影響是:

1. 孩子的小小心靈會誤以為:
自己沒有做好的事情,或者自己沒時間做的事情,媽媽都可以代勞,而且覺得這麼做沒有錯;如果媽媽沒有幫忙擦屁股,那麼就是媽媽的不對,而不是自己的不對。

2. 價值觀的謬誤:
不認為整理好自己的物品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因為不認為重要,連帶地對其他生活細節也都以馬虎的態度面對。

3. 眼高手低、生活事務處理能力低落:
對於生活瑣事,例如整理物品與環境、擺放與分類物品等需要使用小手的事情,不太習慣踏實而按部就班地做好。這不僅容易引起孩子生活的混亂,也容易影響到團體的整齊清潔與團體效率,更重要的是,孩子很可能變得「眼高手低」,對生活細節的執行力低落。

(待續…)
以上摘自【教養好好玩】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★《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》作者、親子作家彭菊仙最新力作 ★聚焦青少年的行為、手機電玩、戀愛人際等33個教養難題全攻略
View all posts